硕士三年成长路,砥砺前行再出发
为深入总结硕士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与科研成果,激励实验室学生坚定学术理想、规划职业发展,2025年5月29日上午10点,姚文轩老师组织了研三交流分享会,邀请了6位硕士毕业生作交流分享。
首先由马钰浩同学以回望过去,展望未来为题,总结了这三年来生活、学习、科研的点点滴滴,从一个初入实验室的小白到现在一个优秀的硕士毕业生,面对会议论文的被拒,马钰浩同学没有沮丧,他乐观的说道,这也是它最后一次“拒我”的机会了,他表示,科研过程中难免遇到挫折,只要努力,总会成功的。面对即将到来的未来,他表达了即将由一个在校学生转变社会人士的期待和忐忑,最后祝大家未来一帆风顺。
接着由杜志彬同学分享三年的感悟与体会。梦回三年前的夜晚,杜志彬同学向姚文轩教授发送了第一封电子邮件,从此与实验室结下了不解之缘,在四川大学、北京交通大学等名校中坚定的选择了湖南大学,来到了姚文轩老师的课题组,并将继续在这里读博。三年来,每年的年初杜志彬同学都会为自己定下本年的计划,参与了很多项目,学习了很多知识技能,为未来的读博打下了基础,他表示,25年的计划已完成一半,顺利完成了硕士的毕业,接下来准备毕业旅行后,准备博士的入学。
接着由刘成同学分享三年的总结与体会,刘成同学主要做硬件方面的开发,从第一次的炸管,烧坏板子到最后成品的完成,刘成同学总结出,一要勇于尝试、胆大心细,在学习过程中要多动手,敢上电,只有动手了才有机会成功。二要以“问题驱动”进行学习,从系统角度分析问题,从需求出发,细化技术路径。三要总结问题,记录自己遇到的问题,以及问题发生的原因。随后刘成同学分享了三年来的一些生活,最后感谢在各位老师、同学的帮助下翻过了硕士毕业这座山。
接着由丁旺旺同学以我与课题组共成长为题,分享了三年来的成长与体会。三年来,丁旺旺同学也参与了很多项目,写了很多材料,得到了姚老师的高度赞赏。入学时,因为姚老师的一句同学们在搞科研的空余时间,也可以做一些学生工作,丁旺旺同学积极投身于学生工作中,代表电气院研究生年级会参加了很多活动。他表示,参加学生活动对找工作也有很大的帮助,企业的HR很看重学生的综合能力,呼吁师弟师妹们,在学有余力的同时,多去参与一些学生工作。最后,丁旺旺同学以一首诗结束了今天的分享。
接着由黄琴同学分享这三年的总结与感悟,在学习上,虽然研究生考察相对简单,但成绩和奖学金挂钩,黄琴同学建议大家认真学习,抓好成绩,对未来求职、发展都很重要。在科研上,黄琴同学进组后不久就加入了宽频团队,和各位师兄师姐一起参与项目,三年来,发表过多篇论文与专利,并将于今年8月赴美读博。在学生工作中,她是活动部部长和啦啦操队友,参加过多次体育活动。在生活中,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吃吃喝喝,共同进步。最后,黄琴同学祝大家未来前程似锦,并欢迎未来实验室的师弟师妹和她一起交流学习。
最后由杨秋爽同学做最后的分享交流,三年的时光,是一段奋斗与成长交织的旅程。感谢三年前遇到了姚老师,来到了609这个大家庭,无论是在科研瓶颈中的指导,还是在人生选择中的建议,姚老师严谨的学术态度和无私的付出,始终是同学们前行道路上最坚实的依靠。在姚老师的指导下顺利发表了一篇会议论文和发明专利。最后,再次感谢和实验室各位同学的相遇。
会议的最后,姚老师看到同学们在三年中取得的成长与成果,作为老师感到由衷欣慰和骄傲。并希望实验室越来越好,希望低年级的同学们能够延续这种严谨、踏实、勤奋的科研态度,在已有基础上继续开拓创新,不断提升科研质量和团队凝聚力。